罨画池是中国传统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,源于唐代画家王维的“拓墨法”,后由南宋文人画家转化发扬,至明、清时达到鼎盛。罨画,是指用毛笔取墨,蘸于画布上,再用手指或锥子晕染开来,以达到渲染阴影效果的画技。罨画池的特点是墨色浓、淡、渐变的自然过渡,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韵味。
除了传承千年的技法,罨画池还有一个让人神往的故事,据传唐代画家王维将山水固定在纸上后,再用笔轻轻地挥动引出一池墨色,而后转过身子兀自入神,对狗嬉戏不闻不顾。过了不知多久,转过身来,用一根小树枝按在画布上,待溅尽水渍时,已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,滔滔不绝。
罨画池不仅是一种国画技法,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。如今,我们依然可以在一些书院、博物馆里看到传统国画家们留下的“池”,感受古人的丹青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