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塑是中国传统工艺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创作形式,用泥土捏制成各种形象,艺术价值极高。泥塑,源于中国古代工匠对自然万物及人们形态的观察和仿制,已有四千多年历史,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。但自从新艺术运动以来,泥塑艺术在传承发展方面遇到不少困难,特别是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,泥塑的地位愈加凸显。
泥塑在我国古代兴盛于北方农村,是中国民间艺术制作技艺中的重要分支。泥塑通常是手工制作,需要选取适当的泥土,加上糯米粉等材料制作成各种形象,大小不等,形态各异,有些高达数百米。工艺极度繁琐,涉及到捏、揉、压、刻、描等步骤,且每个步骤都需要精雕细琢。当时,泥塑主要出现在村庄及寺庙,把尘世间的各种生命形态建构出来,取得民为艺术,为世间万物留下了大量的泥塑人物和器物等工艺精品。
传统的泥塑太过古老,太过古朴,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要。伴随科技的进步,人们对泥塑艺术有了新的要求与期待:要求它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,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开拓出新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。